无人机矩阵控制原理

  无人机矩阵控制中的无线自组网(Wireless Ad-hoc Network)原理,旨在确保多个无人机在无集中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实时通信和协同控制。这种系统架构特别适用于无人机编队表演、环境监测、搜索救援等需要自主协作的场景。以下是其关键技术原理:

  自组网是指多个节点(如无人机)在不依赖于固定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自动形成的网络。每个节点在网络中既是数据的发送者/接收者,也是数据的中继转发者,形成多跳网络拓扑结构。在无人机编队中,自组网使每个无人机可以与周围的邻近无人机互联,实现群体控制和信息共享。

  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位置和相对距离不断变化,自组网可以根据节点间的距离和网络质量,动态调整网络拓扑结构。这样,即使部分无人机离开队伍或发生故障,其他无人机也能通过调整拓扑实现继续协作,保证编队稳定。

  在自组网中,每个无人机通常都可以直接与附近的无人机通信,这样既减轻了中心节点的负担,也增加了网络的可靠性。每台无人机可在需要时充当“中继节点”,即使在相对较大范围的编队中,也可以通过多跳通信传递数据。分布式控制架构避免了对单一控制节点的依赖,使得无人机编队更加灵活、冗余更高,适应性更强。

  无人机自组网一般采用移动自组网协议(如AODV、DSR等)或多跳网协议(如OLSR、ZRP等)。这些协议能够根据无人机位置动态更新路由表,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和路由选择。由于无人机的快速移动和距离变化,这些协议能够在实时更新路由的同时,尽量减少通信时延和数据丢包,保障编队控制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在无人机编队任务中,指令往往是需要被多个无人机接收的,因此自组网会结合组播或广播技术,通过一次性传输将信息传递给多个节点。这种方式能有效降低网络负载,提高通信效率。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如突然需要变换编队形状或应对外界干扰时,组播/广播能够快速传递指令,确保整体队形调整。

  为确保编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无人机需具备位置感知能力,通常利用GPS、惯性导航等方式确定自身位置,并通过自组网通信与其他无人机共享位置数据。自组网协议将位置信息纳入路由计算,使无人机能够实时调整飞行路径和相对位置,保持预定队形。

  无人机自组网系统通常采用跳频、频率分集等抗干扰技术,避免外界干扰影响通信质量。同时,根据无人机数量和任务需求,自组网可以动态分配不同信道,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无人机矩阵控制中的无线自组网技术通过动态拓扑、分布式控制、组播、位置感知等技术手段,使得多个无人机能够在无固定基站的情况下实时协作。这种灵活的网络架构提升了编队控制的可靠性和任务适应性,适合多无人机协作执行复杂任务的场景.

  一、 无人机自组网中最新的移动自组网协议和多跳网协议

  在无人机自组网中,最新的移动自组网协议和多跳网协议主要包括基于跨层优化框架的PAR算法和HOLO跨层路由优化框架。这些协议针对无人机网络的高速移动性、高度动态的网络拓扑以及通信连接的间断性等特性进行了优化。

  •   PAR算法:PAR算法是基于HOLO跨层路由优化框架提出的,综合考虑了功率感知、QoS需求和轨迹信息进行联合跨层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AR算法在保持最高数据包投递率的同时,实现了最低传输能耗。此外,PAR算法通过动态调整节点功率级别,在任务场景一中表现出较低的能耗,并且在不同任务场景下仍能保持几乎完美的数据包投递率。
  •   HOLO跨层路由优化框架:HOLO框架从三维角度分析了无人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和功能,收集、交互和跨层融合路由参数等信息,以优化路由决策。该框架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和模糊逻辑,提高了无人机网络路由协议的决策速度和优化性能,能够处理不确定和不精确的情况,并通过改变规则和隶属函数进行调整,为高度分布式的无人机网络提供可靠的网络性能和路由保障。
  •   DTN系列算法:包括DTNgeo、DTNclose和DTNload等经典路由算法,这些算法在实验设置中被用作对比协议。评价指标包括数据包投递率、平均能耗和网络负载率,以全面比较和验证不同协议的性能。

  总体来看,PAR算法和HOLO跨层路由优化框架在无人机自组网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数据包投递率和能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二、 无人机矩阵控制如何有效实现动态网络拓扑的实时调整?

  在无人机矩阵控制中,实现动态网络拓扑的实时调整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策略:

  自适应蜂鸟算法是一种针对飞行自组网(FANET)中无人机快速移动造成的网络拓扑管理困难问题而提出的优化方法。该算法首先建立一个针对分簇结构的无人机拓扑模型,并形成一个以最小化簇数量、负载偏差和簇移动度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具体流程包括获取无人机的位置、可用信道情况和移动速度等实际网络情况,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设置算法参数,如蜂鸟个体维度、种群规模和最大迭代次数等。通过执行ADHA算法迭代求解使适应度值最小的最优蜂鸟个体,最终按照最优蜂鸟个体代表的优化策略进行实际拓扑连接。

  集成拓扑管理是应对无人机高机动性导致的频繁和快速拓扑波动的关键技术之一。这种管理方式需要考虑无人机节点的高动态性,通过实时调整网络拓扑结构来适应无人机的运动。例如,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无人机节点的移动性、通信半径和可用信道差异等因素动态调整分簇过程,从而确保同一簇群内的节点能够使用相同的主用信道进行通信。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无人机网络表征与优化技术可以通过对图的边进行权重拟合,实现对无人机网络决策空间中动态变化的适应。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无人机网络中的动态性问题,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无人机网络架构包含多个平面,如时表征、同步定位平面、移动控制平面和拓扑管理平面。其中,拓扑管理平面专门应对节点分布稀疏、移动迅速和通信间歇等问题,实现网络拓扑的高动态化。通过这些多平面协同工作,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调整无人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在面向任务的无人机集群网络管理中,快速更新维护网络拓扑并根据任务变化自主进行路由切换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收集无人协同网络运行信息、网络监视节点的信息和传感器上报的信息等,对网络拓扑和流量进行分析,支撑做出网络调整决策,从而保证集群内各无人机之间控制信息和业务消息的可靠分发。

  三、 分布式控制架构在无人机编队中的应用案例?

  分布式控制架构在无人机编队中的应用案例包括多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和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及其效果评估:

  在虚拟领航编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有无人机并不能都接收到虚拟领航者的信息。因此,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结构,并利用图论与一致性算法来实现无人机编队的协同控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应对信息传递不完全的问题,确保编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三无人机编队协同作业中,选择一个无人机作为领航者,其余两架无人机根据领航者的位置和速度进行调整。这种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编队形态和控制策略,实现了高效的协同作业。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针对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在巡航飞行过程中队形形成与保持问题,采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将该问题转化为在线滚动优化问题。通过建立线性时不变的编队运动模型,并利用领航跟随策略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这种方法在处理状态和输入约束、外界干扰和噪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持编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基于端口哈密顿系统理论和状态误差互联-阻尼无源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编队的分布式控制律。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分布式控制下的无人机编队状态误差模型,然后根据各无人机相对平衡状态的状态误差以及无人机之间的状态误差设计了系统期望的控制律。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环境下的编队控制问题时表现出较高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无人机群离线轨迹生成新算法,以满足无人机群实时可交互的队形变化和个性化表演需求。该方法通过对无人机编队时点对点队形变化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并求解优化问题,引入了一种新的按需生成轨迹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灵活调整,满足多样化的任务需求。

  针对带有多个领航者与跟随者的欠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群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分层编队合围控制方法。设计分层分布式有限时间滑模估计器,实现在仅有部分领航者获取到期望轨迹的条件下,每架无人机都能生成其满足控制需求的估计位置信息。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任务和动态环境中的编队控制问题时表现出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针对无人机在有障碍环境中编队形成和保持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约束的无参考轨迹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算法。为处理模型预测控制中存在的约束耦合和代价耦合,引入假设轨迹设计了低保守的相容性约束和无参考轨迹的代价函数,使算法可以分布式同步执行。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环境中的避障问题时表现出较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分布式控制架构在无人机编队中的应用案例广泛且多样,涵盖了从基本的编队保持到复杂的避障和动态调整等多个方面。

  四、 组播和广播技术在无人机编队任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价

  在无人机编队任务中,组播和广播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价如下:

  1. 组播技术应用

  •   视频组播流媒体框架:Raheeb Muzaffar研发的视频组播流媒体框架可以从不同的地面设备中将反馈发送到无人机身上,极大地增加了流畅视频接收的可靠性。
  •   遥测数据组播传输系统:设计了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遥测数据组播传输系统,采用多线程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遥测数据的组播传输。
  •   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安全组播通信:研究了智能超表面与无线中继协作辅助无人机通信的技术,以解决复杂环境中直接通信链路的问题。

  2. 广播技术应用

  •   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大疆M300RTK搭载了第二代无人机数字语音广播系统,集成了大疆无人机和LTE双链路,确保可随时随地进行语音广播。通过LTE链路,不受距离限制,指挥中心即可实时喊话,远程控制无人机。
  •   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早在十多年前就应用到民航客机上,我国从2019年前后开始全面推进ADS-B技术,目前基本所有民航客机都配备了该技术。ADS-B技术可以实现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高飞行安全。

  3. 效果评价

  •   组播技术:通过组播技术,无人机编队任务中的视频传输和遥测数据传输变得更加可靠和高效。例如,视频组播流媒体框架提高了视频接收的流畅性和可靠性;遥测数据组播传输系统则提高了遥测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   广播技术: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和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在无人机编队任务中提供了实时语音通信和飞行安全监控的能力。例如,数字语音广播系统使得指挥中心可以实时喊话,远程控制无人机;ADS-B技术则提高了飞行安全,避免了潜在的空中碰撞风险。

  五、 无人机自组网的抗干扰和信道管理技术创新解决方案

  针对无人机自组网的抗干扰和信道管理技术,目前有几种创新解决方案:

  •   跳频通信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不断改变通信频率,使干扰信号无法准确跟踪和干扰无人机的通信,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该技术利用多载波传输来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效应,从而增强通信的鲁棒性。
  •   扩频技术:扩频技术通过将信号频谱扩宽,使得干扰信号难以对无人机通信产生影响。这种技术不仅改变了遥控频段,还通过扩频因子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Q学习算法:这种方法结合了频谱域和功率域的优化,通过联合优化信道选择和功率分配,实现无人机簇群网络在未知动态干扰环境下的节能抗干扰通信。该方案考虑了无人机的部分可观测性,并有效降低了跳频开销和传输能量损耗,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扩展性。

原创声明:文章来自公海7108优惠大厅,如欲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blog/98961.html

免费咨询组网方案
XML 地图